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生辰八字就是宝宝出生年、月、日、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干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起源于西汉,通行于东汉后期。农历现在仍在沿用干支纪年。以干支表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共八个字,所以称为“八字”,也叫“生辰八字”。推算八字是命理学的关键一环,八字排不准,便无从其进行批断。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生辰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就是将宝宝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己卯。
年柱的一般算法:年份的干支算法以末位为天干,地支则是以该年份的数字除以12的余数。以1978年为例,1978除以10余为8,然后减去3,依此数天干排列,发现天干为戊,1978除以12余数为10,然后减去3发现对应地支为午,故1978年为戊午年。如果天干除以10后,再减去3为负数则加上10,再数天干排列.如果地支除以12后,再减去3为负数则应该加上12.
注解:天干排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地支排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干,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支,农历纪年把干、支顺序依次配合起来,如甲子、乙丑等,六十年为一个轮回,循环使用。
年柱的简单算法:此法的前提知道该年是哪个生肖年,一般用于近几年的快速推算。如以2009为例,大家都知道2009年是牛年,既然是牛,地支当然为丑,2009的末位9对应天干己,所以2009年为己丑年。
排月柱
月柱,就是用干支表示宝宝出生年月所处的节令。你可以通过黄历来查找,很方便。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冬至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甲或己年乙或庚年丙或辛年丁或壬年戊或癸年
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
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
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
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
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
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
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
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
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
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
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排日柱
日柱,就是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日干支需要查找万年历。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就是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具体如下:
子时:23点至1点
寅时:3点至5点
辰时:7点至9点
午时:11点至13点
申时:15点至17点
戌时:19点至21点
丑时:1点至3点
卯时:5点至7点
巳时:9点至11点
未时:13点至15点
酉时:17点至19点
亥时:21点至23点
怎么算八字重量
出生年的重量:出生年的重量是以六十年为周期的(也就是说相差六十年的年份重量相同)
年的重量
1941:6钱1942:8钱1943:7钱1944:5钱1945:1两5
1946:6钱1947:1两61948:1两51949:7两1950:9钱|
1951:1两21952:1两1953:7钱1954:1两51955:6钱
1956:5钱1957:1两41958:1两41959:9钱1960:7钱
1961:7钱1962:9钱1963:1两21964:8钱1965:7钱
1966:1两31967:5钱1968:1两41969:5钱1970:9钱
1971:1两71972:5钱1973:7钱1974:1两21975:8钱
1976:8钱1977:6钱1978:1两91979:6钱1980:8钱
1981:1两61982:1两1983:7钱1984:1两21985:9钱
1986:6钱1987:7钱1988:1两21989:5钱1990:9钱
1991:8钱1992:7钱1993:8钱1994:1两51995:9钱
1996:1两61997:8钱1998:8钱1999:1两92000:1两2
月的重量
一月:6钱二月:7钱三月:1两8四月:9钱
五月:5钱六月:1两6七月:9钱八月:1两5
九月:1两8十月:8钱十一月:9钱十二月:5钱
出生日的重量
初一:五钱初二:一两初三:八钱初四:一两五
初五:一两六初六:一两五初七:八钱初八:一两六
初九:八钱初十:一两六十一:九钱十二:一两七
十三:八钱十四:一两七十五:一两十六:八钱
十七:九钱十八:一两八十九:五钱二十:一两五
廿一:一两廿二:九钱廿三:八钱廿四:九钱
廿五:一两五廿六:一两八廿七:七钱廿八:八钱
廿九:一两六三十:六钱
时辰的重量
子时:一两六丑时:六钱
寅时:七钱卯时:一两
辰时:九钱巳时:一两六
午时:一两未时:八钱
申时:八钱酉时:九钱
戌时:六钱亥时:六钱
时辰表
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
寅时:3:00–5:00卯时:5:00–7:00
辰时:7:00–9:00已时:9:00–11:00
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
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