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房置地喜欢讲究风水。
殊不知,无论一个屋子的风水多么好,灰尘多了,地上乱糟糟的,都会对家庭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无论房屋的运气如何,拖鞋到处都是,扫把到处都是,都会令人烦恼。
与其舍近求远,还不如把自己的房子收拾一下。
干净的房子,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
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但要尊敬自己,还要有能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
人有清雅之气,自然会有风度。
01
干净的屋子使人更幸福
哈佛商学院在多年的调查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幸福度高的人,家里的生活环境通常都很整洁;而那些不幸的人,往往过着脏兮兮的日子。
不知您是否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久居凌乱的房间,让人情绪有些低落,一间明亮的房间,收拾得敞亮,心情就好了许多。
实际上,这叫做“空间吸引定律”,你的房子就是你生活的样子。
台湾著名的艺术家蒋勋,有一次到朋友家里做客,这位朋友的房子很小,却很干净。
屋子里种满了盆栽,家具不多,也不贵,但都很干净,很舒服。
蒋勋被请到了窗边坐下,面前是一片清幽的茶香,还有悠扬的音乐声,将街上的嘈杂与嘈杂隔离,如此清新,如此诗情画意,让人觉得十分惬意。
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谈笑风生。
事实上,让人感到幸福的并非一间洁净的屋子,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快乐。
“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
这间屋子就像一股情感的磁力。
洁净的屋子可以消除人们的疲倦与焦虑,营造良好的心情,使人浑身充满正面的力量,从而带来好运。
02
打扫房间,教会我们感恩
最近几年,人们有一个词语叫做“扫除力”,可以提升人们的快乐感。
有人说道:
清洁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训练我们的耐心和意志,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感恩之情。
只有亲自动手,才能把屋子里的每个地方都打扫干净,谦卑之心才会油然而生。
还记得《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
陈蕃,是东汉末期著名的河东知府,他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刻苦学习。
陈蕃十五岁那年,孤身一人住在一处杂草丛生、屋子凌乱不堪的院落中。
一天,他的好友薛勤来看他,见他屋里一片狼藉,便问道:「年轻人,你怎么不收拾收拾,去接客?」
陈蕃对此嗤之以鼻:男子汉当以扫荡天下之灾为己任,怎会干起扫地这种事情?
薛勤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就是从打扫卫生的那一刻起,慢慢地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最后成了一位名臣。
因此,打扫屋子不是为了收拾屋子,而是为了锻炼人的心性,让我们学会感激和奉献,消除我们的浮躁和骄傲。
03
清扫房间,就是清扫心灵
梁漱溟曾说,人的一生,要先把人与事物的关系搞清楚。
《朱子家训》开篇便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清洁,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一个人的心灵。
丢掉一件没用的东西,会有更多的空间。
抛开一种多余的东西,可以减轻一种负担。
丢掉一块垃圾,就能获得一种清新的感觉。
断舍离并不是简单地处理杂物、扔掉垃圾,而是会在生命的长河中“流通”起来。
从放弃中培养你的逻辑和条理;
在收藏的过程中,想着所有的事物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辩证地说,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定位,培养计划管理的意识。
因此,在发现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一团乱麻时,还是先冷静下来,把屋子打扫干净。
学习规律地打扫,可以告别杂乱无章的屋子,唤起对新生命的渴望。
生命就像是一次漫长的旅程,只有在平淡的生活中,充满了热情,才不枉此生。
把生的食物煮熟,打扫一下凌乱的屋子,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