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玄不玄”

关于风水,现在人们大多半信半疑,甚至归类为“玄学”。其实,风水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其中蕴含着很多地理科学原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风水到底玄不玄?

20221022130929452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所谓之风水。

汉语中的“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易辞》,《周易》中讲到:“仰观天文,俯瞰地理”。风水术正是从“相地术”中派生出来的。可以说中国古代地理学是风水理论的重要基础。在历史上,地理、阴阳、卜宅、相宅、图宅、形法、青囊、青乌、青鸟、堪舆等,均泛指风水。

20221022130930641

春夏季节主要吹南风(由于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低气压),秋冬季节主要吹北风(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气压)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夏天刮北风,冬天刮南风。所以古代盖房子讲究坐北朝南。冬可御寒。吹不到寒冷的北风。夏天又可以通风。还能最大程度上保持采光不受影响。风水中有个基础概念,房子的正门不应该在北边。这就是坐北朝南的延伸,冬天北边开门寒风迎面。继续延伸下去房子的北边不要有水。这样就不会被寒冷和潮湿一起袭击。住宅的北边喜欢有山,这样就有了一个天然屏障,帮我们遮挡风寒。南边不能有山是为了让夏天的季风吹进来通风。

20221022130931955

风水就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启蒙,本质是古人观测山川河流,感受四季流转的气候变化。为了群居的人类能在居住地生活的更舒服而总结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